汪寿杰 发表于 2011-4-25 17:51:38

回 147楼(汪传海) 的帖子

谢谢了。采纳您的建议,140楼已经修改完毕。

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-4-25 18:02:31

回 143楼(汪传海) 的帖子

      非常感谢传海本家参与"凤池吟稿"的研究,希望一如既往的参与和帮助。

汪先进 发表于 2011-4-25 20:07:04

手边到是搜集有一些汪直与汪广洋的资料,一直没时间整理。到时发给楼主

汪寿杰 发表于 2011-4-25 20:39:56

回 152楼(汪先进) 的帖子

期待您的帖子!

汪寿杰 发表于 2011-4-25 21:09:14

【苏溪亭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【苏溪亭①】
       苏溪亭上草漫漫,谁倚东风十二②阑?燕子不归春事晚,一江烟雨杏花寒。
       【注释】
      ①苏溪亭,在今浙江义乌,即苏溪凉亭。苏溪凉亭遍布山区、田野,凉亭多由民间捐助建成,有的凉亭还免费提供茶水或草鞋、灯笼供行人使用,给奔波的旅人添一丝温馨。有记载说,元代至正十七年,苏溪胡琏筑亭溪滨,题诗于门楣,名溪上亭。
      ②十二,反反复复。
      【大意】
       苏溪亭边野草繁茂,遍地青青。在东风吹拂中,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?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,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。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,料峭春风中的杏花,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,显得凄楚可怜。
      【简析】
       这首诗有人认为系唐代诗人戴叔伦任东阳令时所作。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12月版《唐诗鉴赏辞典》,即取此说。而明万历四十年影印本,明确记载为汪广洋作品。我们采用时间较早的说法,即该诗作者为汪广洋。
      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,情是怨别之情。
       “苏溪亭上草漫漫”,写的是地点和时间。这时的溪边亭边,已是“春草碧色,春水渌波”,唤起了人们的离愁别绪,也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。
       “谁倚东风十二阑”,以设问的形式,托出倚阑人的形象。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?
       “燕子不归春事晚”,虽是眼中之景,却暗喻着心中之情:游子不归,红颜将老。
       “一汀烟雨杏花寒”,正是“春事晚”的具体描绘。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,不尽的哀愁。如此写法,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,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。   
      四句诗全是写景,而景语即情语,情景融浑天成。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,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,诗韵人情,隽永醇厚。

汪寿杰 发表于 2011-4-25 22:01:18

【送僧归越中】(二首)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【送僧归越中①】(二首)
       白下②门前黄叶飞,楚人来送越僧归。遥知到日春初暖,应是霜林③笋蕨④肥。
       越中旧识梁间士,说法曾无一语闻。唯有手培双树在,至今苍翠倚秋云。
       【注释】
       ①越中,唐越州,治所在今浙江绍兴。
       ②白下,白下城,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北。
       ③霜林,指带霜或经霜的林木。
       ④笋蕨,竹笋与蕨菜。   
       ⑤梁间士,友人的名字。
       【大意】
       白下城城门前已是黄叶翻飞,楚地的友人在里送别越地的老僧回到越中。能够想象的到,君到越中时已是春天来临,一切刚刚温暖起来的时节了。月中的竹笋和蕨菜应该只是味美可口的时候了吧。
       我在越中认识的梁间士,他讲经说法的话,似乎一句也没有流传下来。只有他亲手栽培的两棵树仍旧青绿的长在那里,一直到今天依旧依偎在秋天的云彩里。
       【简析】   
       这两首送别诗,是诗人在秋日来临时所作。晚秋时节,寒意渐近,此情此景,怎不令人伤怀?然而诗人却想象到,老僧到达越中目的地时,已是乍暖还寒的初春,经过霜的树林中,到处是鲜美可口的竹笋、蕨菜,内心得到了暂时的安慰。由此,足见两人的感情至深。
       第二首诗,写到老僧讲经说法,并未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,他栽种的树木却能够长久的留下来。似在告诉人们,说的再多,也不如做的很少。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。
       重情重义、善于思维的汪广洋,出手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汪寿杰 发表于 2011-4-25 22:26:15

【望梁昭明松林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【望梁昭明①松林】
       两江笳鼓②竞分争③,城郭全非草树平。十里茂林无恙色,贵池今日祀昭明。
       【注释】
       ①梁昭明(501—531),南朝梁的文学家。梁昭明太子即是萧统,字德施,小字维摩,南兰陵人,梁武帝萧衍的长子。梁昭明松林,为昭明太子钓台附近的松林,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杨桥村的郎山崖。这里是龙舒河河水汇入秋浦河交界处。据明朝《嘉靖池州府志》记载,“秋浦郎山,梁昭明太子垂钓处也。”贵池是昭明太子的封邑,昭明太子萧统因其德才兼备,治国有方,深受当地百姓爱戴,被贵池人民颂为救星,视作神灵。
       ②笳鼓,笳声与鼓声,借指军乐。
       ③分争,分割争霸。
       【大意】
       两江之上,战斗的笳鼓声此起彼伏。内城外郭早已是面目全非,连城外的野草也被战马踏平了。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树林,现在全然没有了生机。贵池的百姓,现在又祭奠起了为民谋福祉的昭明太子。
       【简析】
       战火连连,受伤害最严重的,并非是被摧毁的城池,也不是野草树林,而是平民百姓。虽然是人是以写城池被毁、野草被踏、松林被焚,但落脚点却是“贵池今日祀昭明”。很显然,这是诗人采用极力铺垫的手法,景物描写是为了突出诗歌中并未出现的“百姓苦”。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比手法,城池、野草、松林,比起百姓的幸福来说,又算得了什么。
       汪广洋,一向是能文能武的战将,驰骋拼杀是他的本分。饱读诗书,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他,从内心世界里又一种悲天悯怀的因素存在。每有一战后,他都会陷入深深的思索中,战与不战,都要考虑百姓的安危,这正是一代思想家、军事家、政治家的情怀。

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-4-26 07:59:41

回 152楼(汪先进) 的帖子

感谢先进本家的关注与支持,期待您收集的资料上传共享。

汪寿杰 发表于 2011-4-26 11:43:01

【赠张巨源老人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【赠张巨源老人】
       毵毵①素发仅垂领,落落老怀殊过人。七郡②江山宛如故,有谁曾不受风尘③?
       【注释】
       ①毵毵,sān,形容毛发、枝条等细长的样子。
       ②七郡,历史上的东汉荆州原辖七郡:南阳郡、南郡、江夏郡、零陵郡、桂阳郡、武陵郡、长沙郡。
       ③风尘, 比喻世俗纷扰、污浊。也比喻战乱。杜甫《蕃剑》诗:“风尘苦未息,持汝奉明王。”
       【大意】
       细长的白发已经垂过了衣领,飘逸孤傲的老人自有不俗的心怀。旧时的七郡江山宛然如故,千百年来的战乱之苦,又有谁没有经历过呢?
       【简析】
       这是一首感怀诗,更是一首咏史诗。
       诗人偶遇一位名叫张巨源的老人,看到他鹤发童颜,胸怀豁达,顿生感慨。乱世纷仍,能够活到这么大年纪,能够有如此好的精神状态,实在是太难得了。“江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”烽烟之下,多少幸存的人们在抱怨生活的艰辛。诗人有感于张巨源老人的状态,发出了“有谁曾不受风尘”的感慨,希望乱世之时的世人们,要随遇而安,要调整好心态,不要悲观厌世。
       汪广洋,始终是一位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。在他身上,而是表露出激昂的法家情怀,时而流露出沉稳的儒家浸润,时而透露出飘逸的道家熏染。

汪寿杰 发表于 2011-4-26 22:17:33

【闻歌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【闻歌】
      江上草色碧纤纤①,我独近来华发添。谁人唱歌多古调,莫是当初昔昔盐③。
      【注释】
       ①纤纤,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。
       ②华发,花白的头发。
       ③昔昔盐:曲名。隋、唐乐府题名。明代杨慎认为就是梁代乐府《夜夜曲》。昔昔,夜夜。盐,即艳,引曲的别名。
       【大意】江边的水草,颜色碧绿,形态细柔,小巧可爱。近段时间来,我增添了许多花白的头发,我才知道自己早已超过不惑之年了。不知道是谁在哪里唱起了古曲,难道是哀婉凄凉的南朝梁代乐府《夜夜曲》?
       【简析】
       依照“华发添”词句,该诗是汪广洋晚年的作品。
       这个时期的汪广洋,已是饱经风霜,经历了中书省的起落,对于人生有了许多的认识。草生纤纤叶,人添细华发。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。年轻时代的叱咤风云,已恍如隔世。
       后两句,更多的感伤情绪柔和在其中。无名的歌者吟唱起哀婉凄凉的古曲,让人心生凉意。
       就此诗的意境来看,此时的汪广洋情绪是相当低落的。诗人于洪武十年立冬日,再任右丞相。洪武十二年(1379年)十二月,蒙冤废相,朱帝追加圣旨赐死。跟随朱元璋多年的汪广洋,以超人的睿智已经洞察到了朱元璋的意图,对自己的归宿已是心知肚明。悲观中透露出洒脱,哀婉中流露出留恋。洒脱的是,自己快要解脱了;哀婉的是,自己一生钟爱的妻儿能否无忧于世间。
       无情未必真丈夫,真丈夫的些许柔情的流露,真是这位叱咤风云的右丞相的人性坦露。
页: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[16]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
查看完整版本: 《凤池吟稿》专贴